麻辣杯麵 寫:
學了不少咖飛的知識,謝謝!
請問有沒有簡單的打奶泡方式,以家中現有的器具?
謝謝!
在下算是舌拙鼻不靈,喝咖啡只為好喝,打奶泡只為DIY好玩,如果要以家中現有的器具,有囉!
最簡單,方便,有效率,成本效益又高,最有可能有的,那就是泡茶的歐式壓濾壺囉,大凡百貨公司大賣場,小到五金店﹑綜合商場﹑路邊攤都有得買;
壓濾壺不只可以沖茶,打奶泡,也還可以以壓濾法沖泡粗磨咖啡,別有一番風味
要不然就是買個標榜為“奶泡壺“的專屬器具;
它們之間差別為壓濾壺的活塞濾網和杯緣密合,因為沖茶或咖啡設計,推拉阻力較大,但容積從小到大選擇很多;
奶泡杯為了活塞推拉順暢擊打牛奶,所以故意不接觸杯緣,而且很接近杯底;偏向玩家器具,所以一般多半是200cc / 400cc 兩種規格
十年前就買了壓濾壺沖咖啡,曾試圖打奶泡,
2004年家中購入燦坤3000元等級幫浦加壓式Expresso機,家用尚稱裡想,
最近手上添購Tiamo的玻璃200cc奶泡杯和400cc雙層奶泡杯。
比較後發現如果壓濾壺的推拉順暢,濾網夠接近杯底者,其實成效和奶泡杯幾乎不分軒輊;
能夠在各種溫度都打出及細緻柔軟的奶泡,易於拉花是它們優點,
但是因為濾網打壓不如蒸汽式的牛奶漩渦捲入空氣,無法做出“硬的“能定型的奶泡,也就是說它們不易做出“高帽子“奶泡的咖啡。
在更非主流就是電動攪棒或電動攪拌杯,200元的價位,也算是細膩口感尚可,屬辦公室便利級的。(如果辦公室沒有蒸汽奶泡機,器材又不能太招搖的話)
明白它們的「性能專長」之後,自然能調得輕鬆又愉快!:D
當然就注目指數而言,秀個奶泡杯還是比壓濾壺來的大器;
而如果當眾把家用Expresso用最接近正確方式打發蒸汽奶泡,看每人操作出不同肥皂泡,那麼好玩氣氛更是爆笑;
不過回到簡單方式,這回在友人家中跨年聚餐我還是選擇攜帶方便,效率最高的400cc雙層濾網壓濾壺,不論任何溫度,都可以直接拉個十幾下就一次弄出800cc容積的奶泡;
一二人份量的奶泡,大約150cc鮮奶可以打發到350cc體積;
所以如果通常只是一兩杯咖啡,小壓濾會比大而不當要好,因為要考慮到:才一百多cc的牛奶,活塞濾網和杯底之間這段容積是擊打不到的。
牛奶取用的原則和蒸汽奶泡一樣,乳脂肪愈高的發泡效果愈好,品牌口感則視個人;
一般常見味全林鳳營和光泉乳香世家,都是超過8%;
北海道鮮乳什麼的高價鮮乳,或長年特價的瑞穗鮮乳,乳脂肪反而稍低
過熱的牛奶的泡沫無法持久,不論用哪種打都一樣,不要超過60或70度,最好是小火或隔水加熱;
市面有200~350元的指針溫度計(比電子是耐用,反應快),
沒有溫度計者可用手感或口感,大約是比泡湯還燙,熱飲快燙到了的熱湯溫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