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於發言滿20篇了可以貼了
由於此篇教學遭到多次盜用
也顯示了大家喜愛夜景的特性
所以惡魔重新加強與修改本篇
以造福喜愛夜景的攝影人
劉泰雄老師在夜之風華這本書中說了一句最能代表夜景的話
浪跡萬里逐明月 醉臥山河擁寒星
夜景神秘又夢幻,有捉摸不定的個性
對於拍攝夜景是一項極大的挑戰
夜景首重的呈現的氣紛,手法可以說是千奇百怪
一般夜景常見的大多是以小光圈長曝為主的拍攝
基本配備
1.腳架:
夜景大多屬於長時間曝光,因此手持的穩定度不好,架上腳架是個必要的配備,也關係成像的品質
2.快門線:
相機在架上腳架後,按快時仍會產生振動而影響曝光品質,所以還需要快門線來輔助,單眼像機更需要設定反光鏡預鎖
使按快門時都不會有振動的產生,加上快門線在使用B快門時可鎖定快門,長時的曝光如星軌等需曝一兩小時的狀態
不用一直按著快門
拍夜景的注意事項
一般夜間最難掌握的就是亮得太亮(如點光源的燈)
暗的又太暗,明暗反差比白天還大一般而言反差都會超過三格
傳統是以重覆曝光方式處理
大多數的DSLR並不支援重曝的功能
讓人傷透腦筋
因此搖黑卡或用漸層減光鏡變成了取代方案
1.測光
拍照時,注意測光,先以點測光針對畫面中的最亮處
與最暗處分別測光,先看場景反差有多少再選一個逼近值
來拍照
2.使用光圈先決
若對測光與反差沒有明確概念的人,使用M模式時失敗的機率很高
這時請使用光圈先決,以光圈決定景深與進光量,剩下的交給相機去處理
3.使用RAW檔
DSLR本身寬容度低,但改以RAW檔拍照時寬容度可增加到約五格
再來是細節也完整,有助於夜景的暗部細節
但現在並不教各位來搖黑卡等較高難度的拍照方式
而選擇適當的場景與氣紛的營造為主
圖一
10D + 24-70L ISO100 F22 1s
測光測圖中最亮處(路燈),可以看到暗部細節不見了
明顯的因反差過大而產生的失敗作品
使用小光圈的拍照,圖中的點狀光源就會因為光線繞射
產生漂亮的星茫,星茫數則依鏡頭的光圈葉片數決定多寡
圖二
10D + 24-70L ISO100 F22 6s 刻意失焦
背景建築物因長時的曝光就像發光的大燈籠
前方的晃動樹枝形成剪影
刻意迷焦便使的詭異的氣紛呈現出來
圖三
10D + 24-70L ISO100 F4 1s
使用較大的光圈來拍,仍然是有很漂亮的效果,只是不會有星芒的出現
圖四
10D +24-70L ISO100 F2.8 1/4s 自定色溫
夜晚的咖啡廳中也是不錯的場景,有誰說一定要拍大景
不過要注意店家是否願意給拍,我被擋好幾次了
圖五
10D+24-70L ISO800 F2.8 1/100s 刻意失焦
五顏六色的霓虹燈招牌也是很好的拍攝景物
那會有人說我用的只是小DC耶,我也沒有腳架怎麼辦?
別急!
小DC的特點就是大光圈景深也很足,缺點便是高ISO雜訊高
場景的選擇就比較重要
圖六
S40 ISO400 F2.8 1/13s
這時手持的穩定度就蠻重要的,多練習是不二法門
圖七
S40 ISO400 F2.8 1/3s
這時找些現場光源較充足的地方拍攝,成功的機率變較高
圖八
S40 ISO400 F3.5 1/6s
有色的燈光能引人的眼光注意而忽略雜訊
補充事項
拍夜景要特別注意安全問題,最好是結伴而行,即使是都市中一樣是危機四伏
像是在外灘拍照時,要特別注意是否有小偷盯上,當你專注於拍照時,便是小偷下手的最佳時機
若到郊外拍夜景,手電筒,通訊設備、零錢,禦寒衣物一定得帶齊
像是外木山這類的地方,地面不是平的,也沒有路燈,摸黑走路相當危險
一般晚間的氣溫都會降的很多,尤其是山上,所以禦寒衣物寧可帶著用不到也不可缺少
結伴而行好處是可以大家分擔不同的設備(相機以外的攝備),這樣背包就不會很重
即使拍照時先丟在旁邊也有人看著,這樣才能安心拍照